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學科、以旅游管理為特色學科,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大學,是中國外語、翻譯、旅游、經貿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在京招生政策如何?記者日前采訪了學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吳煒。
記者:學校在京本科批次招生計劃大約多少?與去年相比有何變化?
吳煒:近幾年來,二外的本科招生規模一直比較穩定。本科招生計劃1600人,與持平。其中,在京招生人數增長近10%左右,有873個計劃,其余計劃分布在不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記者:學校在京招生政策有無調整?
吳煒:二外在北京市招生分兩個大的批次,其中小語種專業、外培計劃、雙培計劃及農村專項計劃分別在提前批次A、B、C段招生,其他專業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本科一批次所有專業文理兼收,應屆生與往屆生一視同仁。
北京地區首次實行本科一、二、三批志愿大平行和先知分后填志愿。同時,北京市首次推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學校積極響應開展外培計劃和雙培計劃。
,學校新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本科專業招生,是旅游管理學院下設專業,畢業生將獲頒管理學學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適應社會經濟和旅游發展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產業認知高、規劃實操能力強的旅游規劃設計、城鄉規劃的精英人才。
記者:學校的雙培計劃、外培計劃涉及哪些專業?培養方案是怎樣的,與其他院校有何不同?
吳煒:外培計劃是學校與海外知名高校的校際協同培養項目,按照分區縣招生計劃在提前批B段錄取,有兩種培養模式,共計招生96人。其中一種為“1+3”模式,計劃招生88人,學生第一年在二外學習,達到相關國外大學語言要求后,第二至四年在海外高校培養,中外雙方學分互認,畢業可獲得中外雙方學歷學位證書,這一模式為二外獨有;另一種為“1+2+1”模式8人,學生第一年在二外學習,達到國外大學語言要求后,第二、三年在海外高校培養,第四年回到二外學習,畢業可獲二外學歷學位證書。“1+3”模式和“1+2+1”模式學生的海外學費由政府全額資助。
有7個專業招收外培計劃學生,分別是翻譯、法語、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貿易經濟(國際文化貿易)、葡萄牙語、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將派往美國、法國、葡萄牙等國的知名大學訪學。
雙培計劃是學校與在京中央部屬高校開展校際協同培養項目,按照分區縣招生計劃在提前批B段錄取101人。按照“3+1”模式進行培養,學生前三年在中央高校培養,第四年在二外學習。學生只需交納二外的學費、住宿費,沒有額外費用,畢業時可獲得二外畢業證書。
二外雙培計劃的招生專業共4個:英語、新聞學、國際政治和法學。學生會被派往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與其他院校最大的區別是:學校外培計劃中可獲中外雙方學歷學位證書的“1+3”模式,為二外所獨有,為廣大學生搭建了國際視野更廣闊、學習條件更優厚的平臺。
記者:學校錄取時是否對單科成績有額外要求?錄取政策如何?
吳煒:學校所有專業錄取均參考外語單科成績。英語、商務英語和翻譯專業要求英語筆試、口試單科成績達到良好。其他專業一般要求考生外語單科成績達到及格線(如當年考生整體成績較低,將適當下調單科成績要求)。
學校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檔比例一般為招生計劃的100%到105%。符合學校招生條件且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進檔不退;專業錄取時不設專業級差,分數優先。在高考分數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相關單科成績、外語口試成績較高、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及有藝術、體育特長的考生。對享受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按加分投檔,投檔后以實際考分進行錄取。
記者:北京志愿填報政策有調整,您有哪些提醒和建議?
吳煒:考生填報志愿要知己、知彼、綜合選擇。首先,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其次,對高校的專業設置、招生計劃及辦學整體情況做比較全面了解;最后,綜合分析,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相對比較滿意的高校。
另外,北京市招生批次較多,尤其是提前批次的A、B、C段之間要統籌報考。考生要多加注意,防止各段之間的志愿重復與沖突。提前批次志愿錄取后不能退檔,考生成績不再進入本科一批平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