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前身為安徽藝術學校,創辦于1956年,1958年升格為安徽藝術專科學校,1959年皖南大學藝術系并入后成立安徽藝術學院,1963年為貫徹“八字方針”,安徽藝術學院恢復為安徽藝術學校。學校1988年開辦安徽大學藝術專科班,1996年與安徽大學聯合開辦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并于1998年通過本科論證開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安徽藝術職業學院是事業單位、副廳級建制,行政上隸屬安徽省文化廳領導和管理,業務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廳指導,是安徽省唯一一所國辦全日制綜合類高等藝術院校。
學院現占地183畝,其中宣城路、屯溪路教學區67畝,大學城教學區116畝。現有建筑面積79633平方米,固定資產1.2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450萬元,館藏各類圖書24萬冊。
學院現有教職工347人,其中專任教師26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200人,高級職稱60人,中級職稱96人, “雙師型”教師102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及指導實踐能力較強。
學院設置有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綜藝五個專業系和一個基礎教育部,開設專業有:音樂表演、導演、黃梅戲表演、舞蹈表演、影視動漫、服裝設計與表演、人物形象設計、攝影攝像、影視表演、主持與播音、空中乘務等19個高職專業(28個專業方向)及黃梅戲、中國舞、國際標準舞、現代歌舞表演、美術、藝術設計、主持與表演、群眾文化藝術等28個中等專業,在校生3608人。
辦學50多年來,為安徽省及國家藝術表演團體和文化事業單位培養了近萬余名合格的藝術人才,許多人已成為國家和安徽省內外文藝單位的藝術骨干和頗有成就的藝術家,先后涌現出我國第一位琵琶女博士李景霞,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徐昌俊博士,著名歌唱演員馬梅、遲黎明、張燕,我國第一位揚琴女碩士李玲玲,著名歌星解曉東,黃梅戲“五朵金花”馬蘭、吳瓊、楊俊、袁玫、吳亞玲,梅花獎得主黃新德、李龍斌、李文,連續三次獲得全國舞蹈比賽最高獎的劉敏少將,全國首屆舞蹈比賽男演員一等獎獲得者華超,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賽專業組金獎獲得者、空政舞蹈團主要歌唱演員王莉,總政歌舞團青年舞蹈家夏曉虎,畫家朱松發、徐德隆、葛新民等知名人士。學院1995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兩度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級重點,1996?2007年連續12年被評為省直文明單位。
近年來,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緊緊圍繞“創建國內一流高職藝術院校”的總體目標,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在教學上,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連續沖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藝術院校獎 “桃李杯”舞蹈大賽、“戲劇小梅花”、“蟻力神杯”、“CCTV杯”舞蹈比賽、全國舞蹈比賽、中國舞蹈“荷花獎”比賽、全國美展等一系列國內重大藝術賽事,并不斷摘金奪銀掛銅。特別是在2006年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文華院校獎第八屆‘桃李杯’舞蹈大賽”中,學院取得了1金、3銀、5銅的優異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學院與安徽強勢媒體《新安晚報》社聯合組建安徽第一支公益性藝術表演團體??新安藝術團,開辦新安周末劇場,擴大了學生實習、實踐的舞臺。重抓教學環節,聘請周小燕、梁伯龍、樸東升、劉文金、劉敏、崔新琴、徐昌俊、趙鐵春、宋飛、吳玉霞、詹永明、王中山等國內40多名一流學者、專家作為學院客座教授;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充分挖掘畢業生就業市場,連續六年成功舉辦安徽省藝術類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使畢業生“就業有路”。幾年來,學院在辦學之余還承擔安徽省教育廳交辦的省外高校藝術專業在皖統一考試工作,搭建升學平臺,使學生“升學有望”,初步實現了使學生“招得進、學得好、送得出”的辦學宗旨。學院多次代表國家和安徽省組團出訪美國、法國、德國、韓國、烏克蘭、波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區,加強了國際間及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通過以上卓有成效的舉措,全面提高了學院的教育教學質量。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以生為本,以質立校,求實創新,嚴抓管理,不斷進取,走出了一條面向社會需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藝術專業優勢的辦學新路。